aether

aether

分享个人的读书、思考。建立了两个构建知识体系的博客站:人文百科:rwpedia.com,网络宝藏:wangluobaozang.com。先更新一些我以前写的文章。

扑向彼岸的烛火——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不但是一位重要的作家,还是一个作家、艺术家手稿的收藏爱好者。因为他信奉歌德的话:“如果要完全理解一部伟大的著作,不仅要看到成品,还必须要了解这部作品的产生过程。” 对于我来说,进行文学评论,是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基于什么样的际遇、灵感,有着什么样的体系和价值观,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又为何采取了我们看到的这种写作形式。

茨威格本人处于历史转折的一大关节,人类走向现代的极其重要的见证者。我目前想要全面描述仍然力有所不逮。现在主要基于我目前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的理解,如果将来能够获得更深的理解,再进一步去写。

一、故事的现实性#

故事的现实性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这篇小说有它的现实来源。

茨威格在 1916 年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写信人弗里德里克是位女作家,她在信中提到自己四年前与茨威格的一次相遇,并于前两天再次偶然相遇的过程。信中弗里德里克表达了自己对茨威格多部作品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对一些作品发表了个人见解。当时,弗里德里克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随着书信来往,感情的加深,4 年后弗里德里克与原来的丈夫离婚,与茨威格结婚。

1913 年,茨威格来到巴黎,遇到了受到丈夫虐待的善于制造女帽的玛赛尔,他们一起在巴黎度过了一段快乐却短暂的时光。几个月后茨威格从巴黎的医院中收到了玛赛尔去世前写给他写的信,里面写尽了她对茨威格浓厚炽热的爱,语气毫无责备反而满是感激。对此茨威格评价道:“一封没有责备的信,因而七倍感人。我在极端羞愧和极端无耻之间摇摆,我在这方面趋向极端。”

(以上两段,我查了几个不同出处,是有极其重要的差异的,比如有的认为茨威格收到弗里德里克的来信是 1912 年,有的不认为茨威格收到的是玛赛尔的绝笔,等我以后找到更准确权威的描写)

小说男主人公,年少成名、温文尔雅、热爱旅游,有着作者的影子。这些想必带给了他灵感的启发。

另一方面,它对少女的激情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有人反对这篇小说的原因是,它是如此真实而又有蛊惑力,会引起别人效仿。就算如此,小说需要担当什么责任呢?茨威格所崇拜的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之后引起很多少年少女自杀。《西厢记》也被认为会害了各位闺阁小姐呢,但这些都不是小说的责任,小说要求的是对所写内容的真诚。况且这篇小说不是这么读的。

二、故事的心理分析#

女主人公在信的最后说:“我现在不再信上帝了,我不需要别人为我做弥撒,我只相信你,我只爱你一人,只愿继续生活在你的身边”。这句话对解读这篇小说至关重要。

20 世纪上帝之死,尼采和弗洛伊德是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茨威格曾经为这两个人写过传记,熟悉他们的思想。他和弗洛伊德是好友,弗洛伊德多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赞赏茨威格的小说。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女主人生于贫困的家庭,缺少父亲,母亲软弱,周围都是粗鄙的底层人。当她 13 岁看到拥有各种精装藏书的温文尔雅的男主人公,新世界向她开启了大门,“那个人读过那么多漂亮的书,他还懂得许多种文字,又有钱又有学问,他到底长着一副什么样子啊?一想到你拥有那么多书,我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种面对圣贤时的敬畏之情。” 大门之内是她的天国。这是对儿童时期缺憾的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成年人一生都在弥补儿童期的缺憾,用尽一生奔向这彼岸世界。只不过这彼岸世界已经没有了上帝的位置,而是属于人本身的欲望和自由意志。

在弗洛伊德那里,自我、本我的压抑导致了力比多的升华。自从遇到男主人公后:“以前,我在学校成绩平庸,在爱上你以后,我认真读书,常为了看书熬到深夜,我的成绩也变成了班上的第一。我还练起了钢琴,并且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

故事如果仅仅如此,到没什么,不会有人因此反感。但是,女主人公对作家的爱表现的是受虐狂精神,除了从作家那里,她感觉不到幸福。这在青春症候中并不罕见。

我们要问的是,这是正常的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方面来讲,如果去做精神辅导,那么这是典型的偏执狂、人身依附,需要发展独立的人格。另一方面,受虐狂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牺牲、忍耐,这是很多人类英雄所拥有的气质,虽然他们是将这种偏执狂、受虐狂表达在其他方面,如对人类、对思想、对艺术的献身上。比如茨威格传记下的那些英雄们。如茨威格自己所说:

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人,只写那些具有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我从来不喜欢为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是始终着眼于失败者的悲剧。在我的中篇小说里,主人公都是一些受命运摆布的失败者,他们对我很有吸引力。

茨威格所写的,无论是传记还是小说,写的都是由激情所驱使的,失败的英雄。在凡俗看来,他们是失败的,但是他们自己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完成,是自己的主人。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杨丽娟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了灾难。但是,我并不认为有什么好指责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几十年生命,没有人能规定你的一生如何去过。

宝玉挨打,黛玉对他说 “你可改了吧”,并不是要他真的去改,而是对孤独道路上唯一心灵相通的人的怜惜。每一个人生都是孤独的单行道。但是我并不建议将人生寄托在某个人,某个信仰之上,因为有一天你可能发现这个人,这个信仰也不过如此。人生最好能够丰盈喜乐。

年轻时候对信念的孤勇、献身,是由激素所决定的。本身是有意为了让人类竞争、冒险、交配,为了人类基因整体的延续。这种来自少年的激情,赤子之心,能够延续到成年,是很多能够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所能够成功的因素。如同女主人公所说:

我的爱是这么舍身忘我,是这么死心塌地,我不会背叛你,只对你从一而终,没有一个女人能像我这样爱你。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孩子的暗恋是无人能比的爱情,这种爱情不怀有任何希望、低微,不为人所重视,充满热情,只是一味地迎合爱人,这和成年女人的炽热欲望不同,它没有那种爱情所具有的贪婪欲望。聚集全部的热情,这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做到。

以我现在的经历,我认为经过这个阶段之后,能够对以往的信念有所怀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能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才能进一步成长,复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三、昨日的世界和彼岸的世界#

这篇小说的献身的激情,所能联想的是王尔德的《夜莺》《快乐王子》《道林・格雷的画像》,再往前是安徒生的《美人鱼》,再再往前是雨果的浪漫主义。这是一个以个人自由选择为基础的理想主义世界,反对基于现实的理性主义。

上帝未死之前,你对上帝的信仰不能用利益进行衡量。在浪漫主义时代,你所付出的爱不能用生命来进行衡量。这种彼岸的价值和信仰是不可被计算与怀疑的。

茨威格亲眼见证现代的胜利,现代性就是各种终极价值,形而上学,彼岸理想的消解。一个经历了一战后满目疮痍的世界,令许多作家反思自己的创作,反思历史。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上帝已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一切最高贵的价值和意义已经祛魅,从公共领域流失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于 1922 年,而同一年,卡夫卡的《城堡》,艾略特的《荒原》,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发表。乔治・奥威尔讲,1910 到 1930 年之间的作家都是悲观厌世的,而且他们的作品都会流传下来。至于为何如此,奥威尔并没有说明,我的总结是人类信念已灭,自由已死的悲观是永恒的。“不再反抗,也不再假装自己能够控制它,只是接受它,忍受它,记录它。似乎正是所有敏感的小说家现在都可能采用的良方。既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同时在感情上又真实的小说,在目前来看难以设想”(奥威尔《在鲸鱼肚子里》)

因此,进一步延伸,茨威格在这篇小说里在缅怀昨日的世界,那个未绝天地通之前,能够达到彼岸的世界。这个故事相当残忍,但是作者故意的,因信称义,所有的考验都动摇不了信念。

人类的童年已经结束,拥有了很多种能够毁灭自身的力量,我们无可挽回的进入了现代。原子弹、流水线、大数据、信用贷款、气候变化、议会与电视真人秀所组成的现代。现代性存在一个测不准原理式的悖论,当你不去思考,不了解何为现代性时,现代性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毁灭,但是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去思考现代性,为现代性可能的毁灭恐慌时,可能毁灭就不会到来。这本身是一种责任伦理。阿伦特从恶之庸常,加缪从意义的自我赋予,罗尔斯从无知之幕,哈贝马斯从交往理性,赋予了走出童年的人类以所应承担的责任。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我在看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写到他第一次看到飞艇,让我想到《进击的巨人》中艾伦・耶格尔的父亲小时候带妹妹看飞艇。同样的为人类的进步欢呼,又同样迎来人类的悲剧。谏山创之所以要伤害读者,是因为很多问题是无解的,上帝已死,人类只能靠自己。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